今天,汉寿县坡头镇竹山村村民刘其太来到县城,领取了该县一份编号为“00001”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鉴证书。据悉,这是全省公开可查的由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发出的第一份“红皮、印章”鉴证书。
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,竹山村清理出一处集体资产——7块连片合计40亩的水塘,并挂牌到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,寻求以公开竞价方式交易其经营权。最终,刘其太以每年每亩300元的价格,获得这40亩水塘5年的经营权。
在办好相关手续并付清6万元“租金”之后,刘其太拿到了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鉴证书。他说:“有了这个‘红本本’,我就可以放心加大投入。今年我打算把水塘堤岸修扎实一些,装配专用设备,28亩养殖鱼虾,12亩养殖药用水蛭。”
通过卫星实时地图,记者看到,这7块水塘呈长条形分布在一条内河一侧。“红本本”上,则清晰标明了这40亩水塘的东西南北“四至”,以及“租期”到2024年12月31日为止等信息。
竹山村委会秘书李伯富介绍:“改革以前,这7块水塘由7个村民分别承包经营,合同一年一签,租金每年每亩200元上下。经营户不敢在基础设施上多投入,村集体的资产收益也不稳定。现在通过挂牌竞价成交,公开、公平,村集体也增加了收入,大家都高兴。”
据悉,从2019年12月16日开业以来,汉寿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共挂牌交易127笔农村集体资产(以水塘为主)的经营权,至今共成交83笔,成交面积1340多亩,成交金额123万余元。
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鉴证书将之前的土地经营权流转“合同管理”升级为“权证管理”,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,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一种完善。今后各地农民个人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也可在挂牌交易后发放鉴证书。
汉寿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陈虹屹告诉刘其太,这份鉴证书不仅能让他吃下安心经营的“定心丸”,还能充当抵押物帮助他到银行按相关比例贷款3万元左右。
责编:唐阳鑫
来源:湖南日报
习近平参观“百年守护——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”展览
图文丨尹朝晖调研乡村振兴工作
图文丨同祖同源 薪火相传 两岸同胞同拜炎帝陵
图文丨 炎陵县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会
图文丨炎陵县召开连环债与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工作调度会
尹朝晖调研指导2025(乙巳)年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交流大会及炎帝陵拜谒仪式筹备工作
图文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举行2025年第十次集中学习
图文丨炎陵县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
下载APP
分享到